
一年之計在于春,一年好景在春耕。在紫溪市鎮的稻田里大型農耕機正在來回作業,轟鳴的機器聲奏響了春耕生產的“協奏曲”。
紫溪市鎮荷葉塘村擁有耕地面積1600多畝,從2014開始采取整村土地集體流轉到村集體,大戶再通過村集體承租的方式耕種。今年48歲的張曉輝2014年擔任荷葉塘村支書,當年就承租了300多畝稻田種植水稻,成為了荷葉塘村的種田大戶,該村通過黨建引領,村干部帶頭,目前全村80%的耕地以村干部為主的大戶承包耕種。大面積的土地流轉,有利于農業機械化進程。經過近幾年的發展,張曉輝又投入大量的資金購買農機,成立東安縣荷田有機蔬菜農民專業合作社,除自己進行機械化耕種外,還可為周邊農戶提供農機服務。
紫溪市鎮荷葉塘村支書張曉輝說:“2014年,我村整體流轉土地1328畝,流轉率98%,集中流轉的土地由我們村干部和種田大戶分片包干進行種植,2016年,成立合作社,投入資金200萬元,購買大型拖拉機、插秧機、烘干機等設備,為周邊的種田大戶提供代耕、代種、代育、代烘干等社會化服務?!?/p>
紫溪市鎮緊盯糧食安全這個中心,為減少新建育秧大棚的財政投入,紫溪市鎮通過政策和農資激勵,激發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等種糧主體,合理利用各合作社育苗大棚,進行水稻秧苗代育服務,實行代育集育雙聚集。同時,制定糧食生產考核辦法和集中育秧考核辦法,對全鎮糧食生產工作實行全面考核,科學激勵、獎優罰劣,不斷提升打贏糧食生產主動仗動能。
今年以來,紫溪市鎮以習近平關于“三農”工作重要論述為指引,高度重視糧食生產工作,緊緊圍繞糧食安全這個“國之大者”,深入實施“三二一”工程,即緊盯糧食安全一個中心,實行干部農戶雙驅動、代育集育雙聚集、鎮村干部雙考核的“三個二”工程,打好糧食主動仗,讓秧稻集聚效應倍增。今年,該鎮計劃種植早稻面積2萬畝,中稻0.9萬畝,晚稻2.4萬畝,目前,早稻育秧工作已全面完成,大田翻耕已完成85%以上。
紫溪市鎮黨委書記孫迪能表示,下一步,紫溪市鎮將全面貫徹落實省、市、縣有關糧食生產會議精神,深入實施“五五一”發展思路,不斷夯實糧食安全之基,緊盯任務落實,加大土地流轉,加強社會化服務,強化督導考核,確保全年糧食生產穩面增產,種糧農民穩步增收,以稻浪之金黃,閃耀鄉村振興底色。
責編:田文
來源:東安縣融媒體中心
下載APP